超大型金融机构国产数据库全面迁移成功实践
刘伟光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
阿里云智能新金融&互联网事业部
总经理
导语
2021年9月,某超大型金融机构圆满实现后一个规模高达20TB+核心数据库的全面迁移改造工作,也为后续向云原生多活架构演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核心系统数据库全量迁移项目的成功上线,树立了金融行业践行科技强国的标杆实践。将历时一年的迁移全过程完整步骤及技术攻略做提炼梳理,便完整沉淀成了独一无二的干货、本文的全部内容。“实践出真知”,阿里云走出了助力超大型金融机构国产数据库全面迁移坚实的一步,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因此,本文不是对于数据库替换的分析和畅想,而是真正从实际面对实际的大规模复杂的核心应用系统的技术平台替换的技术指南,过程中存在各种“分析”文章中想不到的问题,尤其对于现有运行的环境的各种适配和兼容,对应用的友好性等,关于这些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这篇文章均一一给出了详细解法。
前言
突破二、迁移规模破纪录。一年内完成了包括传统核心、互联网核心、个险销售、团险销售、经营管理、客服管理、大数据在内的近百个业务系统近在线Oracle数据库的全量搬迁工作,迁移数据规模超400TB、数据量超千亿,单库数据规模超20TB。
突破三、迁移全程同时保障了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准确性。整个迁移过程无一例回切,上线后近一年来,系统稳定运行,并历经2021年完整周期的“业务大考”,经受住了开门红高峰TPS 5万+、QPS 21万+和包括精算在内的所有业务环节的严苛考验,完全满足生产需要,实现国产数据库从可用到好用的跨越。
突破四、迁移后实现技术自主创新。基于完全自研创新的国产数据库,迁移过程中版本升级持续发版共计50余次,长需求解决时间2个月(Pro*C+Tuxedo)。同时通过系统培训与交流实现累计超过500位员工的数据库专业考试认证,实现了数据库的全面自主掌控能力。
突破五、迁移后新一代技术成为关键生产力。迁移后,存储成本显著下降,性能也大幅度提升,数据库由主备模式发展为支持两地三中心多活部署,生产事件处理时长从小时级缩短到分钟级。
当我们回顾这一段历程,过程虽然艰辛,但积累了宝贵的大型金融机构国产数据库迁移实践经验。
国产金融级数据库迁移实践
1.1 前期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