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云下的 Kubernetes 多集群管理与应用部署
本文是上海站 Meetup 中讲师李宇根据其分享内容梳理成的文章。本文介绍了 Kubernetes 社区多集群方向的发展历程以及已有的多集群解决方案,分享在混合云的场景下, KubeSphere 如何基于 Kubefed 统一应用的分发与部署,以达到跨 region 的多活/容灾等目的。同时探讨未来多集群领域可能迈向的去中心化的架构。 视频回放 大家好,很高兴来到今天下午的 Meetup。我先简单
ZABBIX 3.2 监控服务器TCP连接状态
TCP的连接状态对于我们web服务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并发量ESTAB;或者是syn_recv值,假如这个值比较大的话我们可以认为是不是受到了攻击,或是是time_wait值比较高的话,我们要考虑看我们内核是否需要调优,太高的time_wait值的话会占用太多端口,要是端口少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ZABBIX 3.2 监控服务器TCP连接状态 zabbix TCP 11种状态图 (我也记不住所
istio 数据面日志调试
背景 这是使用 istio 最常见的困境:在微服务中引入 envoy 作为代理后,当流量访问和预期行为不符时,用户很难快速确定问题是出在哪个环节。客户端收到的异常响应,诸如 403、404、503 或者连接中断等,可能是链路中任一 sidecar 执行流量管控的结果, 但也有可能是来自某个服务的合理逻辑响应。 特别的,当 service mesh 系统的维护者和应用程序的开发者来自不同的团队时,问
eBPF 概述,第 3 部分:软件开发生态
后端和数据结构:用 "限制性 C" 编写。可以在单独的文件中,或直接作为多行字符串存储在加载器/前端的脚本中,以方便使用。参见:语言参考。【译者注:在 BCC 实现中,后端代码采用面向对象的做法,真正生成字节码的时候,BCC 会进行一次预处理,转换成真正的 C 语言代码方式,这也包括 map 等数据结构的定义方面】。 加载器和前端:可用非常简单的高级 python/lua 脚本编写。参见:语言参考
手工打造像Istio中一样的Sidecar代理
本文为翻译文章,点击查看原文。 Sidecar代理模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允许Istio为服务网格中运行的服务提供路由、度量、安全和其他功能。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解释为Istio提供支持的关键技术,同时还将向您展示一种构建简单的HTTP流量嗅探sidecar代理的方法。 引言 服务网格的实现通常依赖于sidecar代理,这些代理使得服务网格能够控制、观察和加密保护应用程序。sidecar代理是反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