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systemctl管理mysqld服务
-
背景 CentOS 7.x 之前的版本,系统启动时,第一支呼叫的程序是 init ,然后 init 去唤起所有的系统所需要的服务,无论是本地服务还是网络服务。所有的服务启动脚本都放置于 /etc/ini
1. 背景
CentOS 7.x 之前的版本,系统启动时,第一支呼叫的程序是 init ,然后 init 去唤起所有的系统所需要的服务,无论是本地服务还是网络服务。所有的服务启动脚本都放置于 /etc/init.d 下面,基本上都是使用 bash shell script 所写成的脚本程序。
从CentOS 7.x 以后,Red Hat 放弃了 init 启动脚本的方法,改用systemd 这个启动服务管理机制。
2.systemctl管理服务的好处
平行处理所有服务,加速开机流程
旧的init 启动脚本是【一项一项任务依序启动】的模式,因此不相依的服务也是一个一个的等待。但目前我们的硬件主机系统与操作系统几乎都支持多核心结构了,systemd可以让所有的服务同时启动,系统启动的速度变快了。
一经要求就相应的 on-demand 启动方式
System 全部就是仅有一直systemd 服务 搭配systemctl 指令来处理,无需其它的指令来支持。不想之前的启动方式还要init,chkconfig,service…等指令。此外,systemd 由于常驻内存,因此任何要求(on-demand)都可以立即处理后续的daemon启动的任务。
服务相依性的自我检查
由于systemd可以自定义服务相依性的检查,因此如果 B 服务是架构在 A服务上面的,那当你在没有启动 A 服务的情况下仅手动启动 B 服务时,systemd 会自动帮你启动A服务。这样可以免去管理员一项一项去分析的麻烦。
3.Systemd启动脚配置文件所在目录
使用CentOS官方提供的软件安装后,默认的启动脚本配置文件都放在这里,这里的数据尽量不要修改。要修改时,请到 /etc/system/system低下修改较佳。
/run/system/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