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腾讯云赵化冰和知乎唐阳在 IstioCon 2021 中的演讲 “How to Manage Any Layer-7 Traffic in an Istio Service Mesh?” 整理而成。 大家好,今天我们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如何扩展 Istio 以支持任何七层协议?作为云原生领域中一个人气非常高的开源项目, Istio 目前已经基本成为了 Service Mesh 的事实标准。
本文译自 Cloud-Native Is about Culture, Not Containers,文章洋洋洒洒上万字,作者总结了她见过的云原生失败的各种经验教训,还用生动的示例说明了什么不是云原生。译者是在周末闲暇时间仓促间翻译的,其中难免有不当之处,请读者指正。 本文主要观点: 不需要一味的微服务,就可以做到非常的云原生。 在开始云原生转型之前,必须明确云原生对你的团队意味着什么,以及要解决
本文译自 The Evolution of Distributed Systems on Kubernetes。 在 3 月份的 QCon 上,我做了一个关于 Kubernetes 的分布式系统进化的演讲。首先,我想先问一个问题,微服务之后是什么?我相信大家都有各自的答案,我也有我的答案。你会在最后发现我的想法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建议大家看看分布式系统的需求是什么?以及这些需求在过去是如何
本文翻译自 To Multicluster, or Not to Multicluster: Inter-Cluster Communication Using a Service Mesh。Istio 服务网格是解决 Kubernetes 集群间通信的一个关键,虽然翻译这篇文章距离原文发表也有快 2 年时间了,但是其中的很多观点仍不过时。 主要观点 Kubernetes 已经成为容器编排的事实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