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归查询(Recursive Query) 客户端向本地 DNS 服务器发起递归查询。 本地 DNS 服务器在自己的缓存中查找域名与 IP 地址的映射,如果找到,则直接返回给客户端。 如果本地 DNS 服务器缓存中没有找到,它将向根 DNS 服务器发起递归查询。 迭代查询(Iterative Query) 根 DNS 服务器收到递归查询后,它并不直接返回所需的 IP 地址,而是向本地 DNS 服务
故障现象: 1,通过DNS管理平台添加或者更新的DNS记录,使用rndc reload显示执行成功,但不能生效。 2,BIND进程重启后,无法提供服务。 3,日志报错: 15-Feb-2017 12:04:38.604 general: error:dns_master_load: sdo.com/zone_beijing_CMCC:198: sdo.com: CNAME and other da
大家好!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关于“如何用 Go 语言建立一个简易的 DNS 解析器”的帖子。 那篇帖子里我没写有关“如何生成以及解析 DNS 查询请求”的内容,因为我觉得这很无聊,不过一些伙计指出他们不知道如何解析和生成 DNS 查询请求,并且对此很感兴趣。 我开始好奇了——解析 DNS 能 所以,在这里有一个如何生成 DNS 查询请求,以及如何解析 DNS 响应报文的速成教学!我们会用 Ruby
IP 协议相关技术 在与 IP 协议相关的技术中,有一些重要且常见的技术,其中包括 DNS 域名解析、ARP 协议、DHCP 动态获取 IP 地址以及NAT 网络地址转换。这些技术在网络通信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首先,DNS 域名解析是将人类可读的域名转换为 IP 地址的过程。当我们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网址时,浏览器会向 DNS 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以获取与该域名对应的 IP 地址。这个过程涉及到域名
大家都知道 DNS 服务器是互联网核心之一,如果没有名称解析,用户就不得不用 IP 地址来进行访问,而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一但 DNS 解析出现问题,整个互联网都会陷入瘫痪状态。 而当用户在 Windows 或 Linux 客户端中(例如访问网站)进行名称解析后,域名所对应的 IP 地址都会被临时缓存到操作系统当中,以方便下次访问时快速获取,短时间内就不需要再进行 DNS 查询了。但
dig(Domain Information Groper)是一款功能强大的 Linux 命令行实用程序,通过查询名称服务器并输出结果来执行 DNS 查询。 dig 命令可以查询各种类型 DNS 记录信息,包括:主机名称记录(A、AAAA)、邮件交换记录(MX)和别名记录(CNAME)等等。由于其灵活性和易用性,它是系统管理员解决 DNS 问题时最常用的工具。 在本文中,将通过实际示例和 dig